九月下旬将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本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办节思路、内容等五个方面发生质的飞跃。9月4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出席发布会并做相关介绍。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去年首个农民丰收节办得非常成功。办好今年的农民丰收节,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能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凝聚强大的正能量,二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烘托和推动作用,三是可以为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提振信心。今年组织指导委员会指导开展的活动有:“我的丰收我的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庆丰收·消费季、2019 农民丰收歌会、中国农民丰收文化展、2019 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揭晓活动、“我的丰收我的节”大型系列征集推选活动、6 个“千万”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 今年办节思路做了一个调整,原则上不举办全国性的主会场和分会场活动。国家层面主要是加强组织和指导,重心将进一步下沉到县、乡、村。目的就是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基层的覆盖率,提升节日的影响力和内生动力。 在节庆活动主题设计上,与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这三大主题紧密结合。指导各地支持带动县乡村根据当地农时、农事特点,乡村优秀文化传统和“三农”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鼓励每个县重点支持和培育至少一项丰收节庆活动,发挥引领作用。 办好丰收节的一大标准,就是农民广泛参与,基层自觉组织,对乡村全面振兴产生烘托和推动作用。只要基层有活力,市场有动力,就会爆发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收节就会越来越好,越办越红火。
各地丰收节庆有非常丰富的传承和实践。不仅吸引广大农民,也会吸引很多的城里人,但必须坚持农民主体,不能脱离群众,节庆活动只有贴近生产生活,让农民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才能得到更大的认同。因此,今年我们提出要深化实化丰收节庆内容,重点为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搭建风采展示的舞台和干事创业的平台,提升丰收节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我们鼓励各地以“我的丰收我的节”为共同主题,策划农民参与性高、互动性强的活动。推出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丰收主题鲜明、载体多样的优秀农民艺术作品,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时代兴业的优秀农民代表。 丰收不仅是物质的丰收,精神的丰收同等重要。本次丰收节策划了大型系列征集推选活动,征集书法、绘画、摄影等农民艺术作品,推选“十大农民歌王”等 8 个系列的十大。丰收节当天,2019 年度“全国十佳农民”也将揭晓,向社会展示扎根基层、深耕农业、服务乡村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创新的热情。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对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等都在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也正在因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变革而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传统优秀的文化基因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信息化手段相融合,这是大势所趋。丰收节庆也需要引入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过节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提升参与性、互动性,遵循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表达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知和共识。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运用。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处处体现了信息化的身影和信息化的元素。本次丰收节特别策划了“我的丰收我的节”70 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活动,就是应用了 5G 最新的信息化技术,从全国县乡村庆丰收活动中选择 70 个地方农民参与度高、特色鲜明、组织有力的庆祝活动,在丰收节当天通过专线、5G、5G+VR、5G+无人机等多种技术,多形态、立体式展示各地优秀灿烂的农耕文明、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千姿百态的丰收美景。此外,“庆丰收·消费季”充分利用电商直播等互联网营销方式,推动农产品消费升级、拓展节日市场,拉动乡村产业发展。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全面体现了信息化应用,也只有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才能让农民更好地参与、互动分享节日的喜悦。
“中国农民丰收节”确实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而是党中央决定设立的国家重大节日,以中华农耕文明为底蕴,凝结了时代赋予的精神文化价值,承载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经过各方努力,久久为功,“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成为一个既体现悠久农耕文化传承、又蕴含新时代精神的全国性民俗节日。各地既要全面理解丰收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尊重现代节日规律,特别是注重利用市场化、信息化的手段,大力培育节日市场,推动农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升级,在拉动乡村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多元价值上下功夫,让丰收节在社会和市场的土壤之中扎根。我们在去年庆丰收购物节基础上,结合品牌强农战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消费扶贫等内容,组织“庆丰收·消费季”,进一步扩大了节日市场规模。我们还设计了 6 个“千万”乡村振兴系列活动,涉及民间美食、品牌推荐、产销对接等多个方面,就是想吸引城镇的居民走进乡村,活跃农村消费市场。这些庆祝活动将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增强节日的内生动力。 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生根发芽、谋篇布局的关键时点,是办好丰收节的重要契机。各地办节要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与乡村全面振兴紧密结合,搭建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的大平台。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国家层面的节日,设立时间很短,需要不断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这就需要一段时间的引导、带动和培育。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是农业农村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推动组织实施工作纳入“三农”工作重要议程,建立完善组织实施工作机制,实现办节与推动“三农”工作紧密结合。各部门要形成丰收节组织实施工作的联动机制,把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为丰收节、为广大农民谋划更多实事。组织指导委员会的组成有 19 个部门。今年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丰收节公益清单”,在丰收节期间为农民做一两件实事。公益清单作为一份节日的礼物呈现给亿万农民,十几个部门汇总起来,清单内容十分很丰富,也会让广大农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各地也要创新组织指导方式,重点支持一批有优秀农耕文化传承、有多彩民俗风情、有鲜明地域特色、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丰收节庆活动,发挥典型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