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智慧农业,吉林省科技农业,吉林省精农云,吉林省佰强科技

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关闭

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承包期的延长再次保证土地确权,也加快了土地流转进程和农业规模化发展。更长的承包期意味着更多资金、资源投入,人们对土地使用的合理性也随之增强,更加青睐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和农化服务。
      不仅仅是农户吃下定心丸,也给农村创业者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个人或者企业吃下了定心丸,使他们放心流转更多土地,加大农业基础投资,扩大产业规模。土地承包延期30年,直接让农民朋友和农业产业经营者受益,为农村变革奏响了进行曲。



更多资金、资源流入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是当前提出的一个新战略,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要振兴乡村,土地流转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土地承包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之一。“无论是普通农户还是新型经营主体,都希望尽早明确土地承包政策下一步走向。”业内人士分析,土地承包期的延长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更长的承包期,意味着农民会更用心对待手里的土地,继续加大对经营土地的投入,推进产业适度经营,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农村。
     “土地承包期延长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稳定预期,让农民安心长期经营,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业内人士指出,延期为经营权的长期流转创造了条件,当经营主体获得稳定而长期的经营权后,对土地使用的合理性会增强。
    与此同时,人们对农业的投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徐州新沂市马陵山镇的张世涛是流转了1700亩土地的种植大户,他表示,承包期延长,农业政策稳定,自己除了更有底气把基础设施搞好,还准备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大型农机具,搞规模化种植,“条件合适的话,我想再多流转一些土地,多请一些人,把规模再做大些” 。
     詹士清是河南信阳农民,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时候,他家6口人分了17亩地。没有技术,也没钱买机械,整天起早贪黑种糯稻和小麦,除去开支一年下来一亩就挣三四百块钱。实在没办法,只好送小孩出去打工,他自己再搞些养殖贴补家用,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后来,村上有人搞土地流转,他一直很犹豫,小田拼成大田,机械耕田种地肯定能提高产出,但是一想到田埂没有了,地界就找不到,少不了麻烦。直到拿到了自己的承包权证书,他才放心流转。以前一片田里,光田埂就有几十条,翻地、收割都下不去车。现在通过流转土地,小田并成90亩一块的大田,光拉平田埂一项,每100亩就能多出5亩地来。
     现在土地确权了,承包权证也拿到手里了,家庭成员情况、承包地确权总面积、承包地块坐落、地块示意图等信息一应俱全,他才放心把自家的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合同一直签到2028年。他在合作社里担任机械手,老伴到附近企业打零工。确权后他家的17亩地变成了21.7亩,合作社流转他家的田按一亩550元现金结算,一年土地流转收入1.2万元,合作社打工一年的收入3.2万元,老伴打零工一年收入2.7万元左右。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还有收入,一年下来全家收入十七八万元。
     土地确权后,农民可以安心流转土地,承包方可以放心经营。如此一来,土地自然就会进入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状态。对于农资企业来说,随着农民对肥料、种子、农药、农机等农用物资的加大投入,将进一步开拓农化服务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土地承包延期激发资本投入农业热情,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生产经营者有了定心丸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短短一句话,掷地有声,也给广大农民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类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吃了颗定心丸。
     浙江台州路桥区蓬街镇王耀勇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也是台州市路桥区跃勇水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于2004年成立,主要产品为水稻,目前承包种植的面积达1000余亩。“十九大确定了土地承包再延期30年,这我就放心了,可以长期承包耕种了。”王耀勇表示,合作社承包的土地在2023年之后面临着土地相继到期的局面,对于期限到了之后是什么情况,过去心里一直没有底。“对于我们来说,党的十九大传递的就是福音,也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王耀勇高兴地说。
     和王耀勇有相同想法的农民还有很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打了“兴奋剂”,有的说消除了此前是否要扩大规模的顾虑,更有信心进行土地改良;有的已经有了未来几十年的种植规划,打算大力往农业机械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不少惠民政策,我们听了都特别高兴,也很激动。”合肥畅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单军说。2014年,单军在长丰县罗塘乡流转了200亩左右的土地,兴建畅天果缘草莓园。目前,园区建有6000多平方米的连栋大棚和80多亩钢架大棚,各项农业种植配套设施完善,但单军却觉得这与当初设想的现代化都市休闲田园还有些差距。
     “当初签了11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所以有些想法也没去落实,毕竟农业投入比较大、回报比较慢,在加大投入上我们还是有些担心。”单军说,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期从1999年至2028年,距今只剩下不到11年时间。此前不少农民、农业投资经营者都非常关心承包权到期后的再包方案、期限等问题。得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还将延期的消息,他的顾虑也打消了。“下一步,我们将放开手脚,坚定信心加大投入,实现规模、集约、高效、绿色草莓种植,打造集草莓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生产示范和草莓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单军兴奋地说。
     合肥市肥西县严店乡的马永新,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也是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流转的12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每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为了能有个好收成,他苦心钻研病虫害防治,在省市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合作社如今用上了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措施,加之机械化插秧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投入,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让他尝到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甜头。
     这些天,马永新一边忙着地头上的活,一边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2002年签订的流转协议,期限到了后是什么情况,过去心里没底。”马永新高兴地说,现在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了,发展的信心更足了。“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研究,下一步合作社要在规范自身管理和运作的基础上,向农业生产的产前、产后延伸,拉长服务链条,把无公害绿色农业的路子走好。”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定了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让新型经营主体更有信心。”台州市农业局农村经营管理总站站长黄联红表示,长期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能让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放心增加农田设备投入,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让部分农民能安心地进城打拼。


农民产业化经营更加用心。图为农民学习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


农民职业更有吸引力
    “现在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老年人在家帮人干干活,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收入多了,生活好了。前段时间孩子打电话回来说,想回家乡创业发展,搞一搞标准化稻虾养殖。你看,原来都是离开农村发展,现在年轻人愿意回来打拼,我觉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俺们农民也能做出贡献!” 詹士清高兴地说。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推进现代农业的制度性安排。对农民来讲,这一政策信号会使农民产生“有恒产”的认知和心态,农民会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条件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既有利于促进农户对承包地进行中长期投资,如耕地土壤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也有利于提升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和效率,如促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等;同时,还为农民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签订较长时期的土地流转合同提供了政策保障,使新型经营主体有积极性对转入土地作长期的投资。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谭国勋是高邮市高邮镇新民村种粮大户,除了自己家有8亩多承包田,还流转了200多亩地种粮。承包期延长30年,他举双手赞成。他说,这几年农村人口变化太大了,有的人家嫁出女儿,有的人家娶进媳妇,还有的人家离开农村进城了,虽然现在土地确权了,可是谁知道第二轮承包期满后会不会有变化呢?老实说,很多农民怕到时候土地被收走。现在有了这个新政策,大家心里都踏实了。“承包权稳了,土地流转就会更稳,这对我们种粮大户来说肯定是好事。”
    宜兴市徐舍镇青年农民邱冬是当地的种粮大户,流转了1200亩土地种粮。他说,延长承包期,对保护土壤质量也会带来深远影响。由于离第二轮承包期结束只有10年时间,农田水利设施能不投入就不投入,怕的就是承包期到了后,土地承包权一变化,他未必还种这些地,投入的钱收不回来。现在政策明确了,流转期就能持续,他打算这两年好好做一些农田基础设施。“我还年轻,别的事情不熟悉,种粮算得上是行家里手了。”
    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党委委员罗洪谋认为,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对于稳定农民的种粮情绪、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对机械化的投入都有很大的好处。土地承包期限如果过短,农民就会不重视土地的休养生息,甚至可能导致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同时,拥有较长期限才更有利于向有实力的公司和合作社集中,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我们镇一共有41500亩耕地,其中80%已经实现规模化流转。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土地规模流转的力度,从政策和资金上加以扶持,让农民、大户放心投入,放心经营。”


山东即墨的光伏农业大棚,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便利。

End